氨基酸离子液体1-乙基-3-甲基咪唑甘氨酸盐([C2mim][Gly])对CO2的吸收力研究
酪氨酸化合物液滴1-乙基-3-甲基咪唑甘氨酸盐([C2mim][Gly])对CO2的降解力探究化石气体燃料(如煤和国际石油)的熔化会有不少的CO2释放到空气中,对**新疆气候造变为了严重性引响。因为,摸索CO2驯服和转成的避免方法相当主要。作其一新起来的液态亚铁离子装修材料,如基本上需要改变的水蒸气压、难燃性、宽液程及其可制定的结构的,这可使ILs在碳驯服多方面吸引了越变太多的私信。就氨基等ILs一般来说,常有的理论体系探讨大部分集中化在ILs对干燥的CO2的捉捕上,而对潮的CO2捉捕却鲜有明白。在我看来,废气中具有刺激性极富的水,操作ILs捉捕潮的CO2更契合进行燃烧后CO2的随时捉捕方式。根据氨基等ILs包含了另一个潜在性的的释放位点,以至于在捉捕潮的CO2方式中或许会所产生那些终产物。当然,现阶段对捉捕潮的CO2后所产生的新外来物种、平台组建包括ILs每项释放位点对CO2捉捕学习能力的贡献奖仍缺失明白。以至于,有有需要用调查和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探讨作业来回应以下疑问,这对激发复合型CO2产业释放剂尤其核心。
使用13CNMR、FT-IR和LC-MS表征,发现ILs吸收潮湿CO2后的主要产物是NHC-CO2和氨基甲酸酯,并发现实际吸收潮湿CO2的能力为0.91 mol CO2 mol-1 IL,几乎是干燥CO2的两倍。在吸收潮湿CO2的早期,水对吸收容量的影响很小,吸收部位主要在甘氨酸阴离子的氨基上。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,H2O会导致系统中产生[HCO3]-并激活咪唑阳离子的C2位。然后,活化的位点与CO2反应形成NHC-CO2,并贡献0.33mol CO2 mol-1 IL的化学吸收能力,成为主要的吸收位点。
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该系统的吸收模式和机理,对此类系统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。在[C2mim][Gly]中有三个可能的位置用于吸收潮湿的CO2:阳离子的C2位置、阴离子的羧基和氨基位置。由于光谱分析表明[C2mim]+在吸收的初始阶段没有贡献CO2吸收位点,因此只优化了[Gly]-与CO2和H2O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构,并计算了[Gly]-与H2O之间的相互作用能,[Gly]--H2O (-83.15 kJ/mol)的能量值明显低于[Gly]--CO2 (-54.06 kJ/mol)的能量值,所以[Gly]-与H2O的结合比CO2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