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DF分子10-DPH-BXO和3-DPH-6-Br-XO晶体(超分子聚集体)的双荧光发射
我们通过对3-DPH-XO分子的受体核进行简单的化学修饰:(1)选用面积更大的苯并占吨酮(BXO)受体;(2)在XO受体核上引入空间占位原子Br(同时也能够增强目标化合物的ICT特性),均实现了目标TADF分子10-DPH-BXO和3-DPH-6-Br-XO晶体(超分子聚集体)的双荧光发射。
理论计算、晶体解析以及光物理测试表明,它们都具有受体间长程π-堆叠的超分子结构;并且,10-DPH-BXO晶体(聚集体)的双发射分别来自超分子聚集体S_1(TADF)和S_2(普通荧光)能级的跃迁,为超分子聚集体整体的发光;而3-DPH-6-Br-XO晶体(聚集体)的双发射则分别来自于单体(TADF-1)和超分子聚集体(TADF-2)S_1能级的跃迁。
以10-DPH-BXO和3-DPH-6-Br-XO为发光材料制备的TADF-OLED均表现出良好的白光性能。
其中,10-DPH-BXO随着掺杂浓度的变化,电致发光光谱能够覆盖冷白光、近纯白光以及暖白光等发光区域,对应器件的EQE分别为8.13%(冷白光)、4.89%(近纯白光)和3.55%(暖白光),均代表着目前基于单分子荧光染料WOLED的性能之一。
3-DPH-6-Br-XO在较高掺杂浓度范围内(15 wt%到30 wt%)均表现出暖白光发射,由于短波区同样为TADF发光,其器件EQE高达14.85%,远远超过目前基于单分子荧光染料WOLED的水平。本章的研究工作表明,合理的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结构调节是获得高性能有机单分子WOLED的一种**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