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选择性调控红光TADF分子(PXZ-AQPy,PXZ-AQPhPy)发光偶极取向来提高红光TADF材料器件效率的策略
通过选择性调控红光TADF分子(PXZ-AQPy,PXZ-AQPhPy)发光偶极取向来提高红光TADF材料器件效率的策略
该工作选用了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吩噁嗪(PXZ)作为电子给体基团,同时选用大刚性平面的杂环芳烃苊并[1,2-b]喹喔啉为受体基团,并通过单键使给受体直接相连,**程度地降低了分子的非辐射跃迁速率。所得分子PXZ-AQPy通过在受体端连接苯环,可以进一步拓展分子的长轴性并衍生得到PXZ-AQPhPy。理论计算表明两个化合物都具有刚性结构,且能级和轨道分布基本相同。

激发态谐振分布计算结果表明,两个红光分子都具有沿着长轴方向的跃迁偶极矢量,相比于PXZ-AQPy,PXZ-AQPhPy分子具有更大的x成分和更高的发光偶极水平取向(85%),因此更有利于光输出耦合效率的提高。

图3. 器件的结构和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
将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掺杂于CBP薄膜中,制备了如图3所示的红光掺杂器件,其中PXZ-AQPhPy取得了19.6%的最高外量子效率,在已报道的相同光色的OLED中属于较高的电致发光效率。本研究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调节了分子的发光偶极取向,为设计**率红光TADF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**的策略。